豆腐存在千年的價值

627

提起豆腐大家都不陌生,中國是豆腐的發源地,據傳公元前164年,劉安被封為淮南王,都邑設在壽春。劉安好道,一直琢磨怎么能長生不老,他不惜重金招納數千方術之士,為其煉制長生不老之藥。


他們用山中的清泉水磨制豆汁,又用豆汁培育丹苗,不料仙丹沒有煉成,倒是豆汁和石膏、鹽起了化學反應,形成鮮嫩綿滑的物質,而這也正是豆腐的雛形。劉安聽說后,與方士們又進一步反復試驗,終于使豆乳凝固到一塊,他們給這種東西取了個好聽的名字——菽乳,后來改稱“豆腐”。


宋代以前豆腐制作的口感一直不佳,到了宋代經過人們的改良后,豆腐爽滑的口感逐漸體現出來,也多有文人墨客對豆腐歌頌、贊揚的詩詞流傳至今。


宋代朱熹《劉秀野蔬食十三詩韻》

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

早知淮王術,安坐獲泉布。

《豆腐詩》元·張劭

漉珠磨雪濕霏霏,煉作瓊漿起素衣。

出匣寧愁方璧碎,憂羹常見白云飛。

蔬盤慣雜同羊酪,象箸難挑比髓肥。

卻笑北平思食乳,霜刀不切粉酥歸。

《豆腐》元·鄭允端

種豆南山下,霜風老莢鮮。

磨礱流玉乳,蒸煮結清泉。

色比土酥凈,香逾石髓堅。

味之有余美,五食勿與傳。

《詠豆腐詩》明·蘇平

傳得淮南術最佳,皮膚退盡見精華。

旋轉磨上流瓊液,煮月鐺中滾雪花。

瓦罐浸來蟾有影,金刀剖破玉無瑕。

個中滋味誰得知,多在僧家與道家。

《豆腐詩》清·查慎行

茅店門前映綠楊,一標多插酒旗旁。

行廚亦可咄嗟辦,下箸唯聞鹽豉香。

華尾金盤真俗物,臘槽紅曲有新方。

須知澹泊生涯在,水乳交融味最長。


贊美豆腐的詩詞還有很多,可見豆腐發展至今,一直備受國人的喜愛,他不只是人們養家糊口的一種創業項目,也是帶給人們健康與味蕾上享受的一種傳統美食,它的制作方法多樣,隨著時代的變化,做法也在不斷的增加中。


存在即為合理,豆腐流傳千年,它的營養價值受到了人們的肯定,它是一種高鈣高蛋白食物,具有植物肉之稱,除了鈣元素外,還富含鐵、鉀、鋅、硒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常食豆腐,有益補充人體的微量元素。


下面就和大家詳細介紹下豆腐的營養價值有哪些:

1、含鈣量高:黃豆原料本身含鈣量很多,更重要的是,在豆腐制作過程中加入的凝固劑,如石膏和鹵水等使豆腐含鈣量猛增。再加上豆腐的消化吸收率達95%以上,兩小塊豆腐,即可滿足一個人一天鈣的需要量。

2、抗癌:豆腐中含有異黃酮素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的產生,具有抗癌的功效,可以有效的預防骨質疏松、乳腺癌和前列腺的發生。

3、預防血管硬化:豆腐中的脂肪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其中的卵磷脂有助于血管壁上的膽固醇代謝,預防血管硬化。

4、減肥:減肥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比較難的問題,很多朋友在減肥期間也希望自己能夠達到增肌的目的,而豆腐不僅能夠有效平衡減肥期間身體所流失的營養,還能快速降低體脂率,使體脂肪逐漸趨于平衡。

5、牛奶的替代品:豆腐的養分價值與牛奶附近,對因乳糖不耐癥而不能喝牛乳,或為了操控緩慢病不吃肉禽類的人而言,豆腐是最佳的代替品。

6、對眼睛干澀有好處:豆腐中含有豐富豆腐維生素A,我們在缺乏維生素A時,眼睛往往感到發干、發澀,容易疲勞,嚴重時眼白表面干燥、皺縮,甚至導致角膜潰瘍。

7、改善體脂結構:清熱解毒:豆腐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


豆腐雖好,但如果攝入量過多,會加重腎臟的負擔,長期過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豆腐中所含蛋白質,一次食用過多會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癥狀。因此,再好的東西都不宜多吃,養生一定要把握好度,做好營養均衡。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對于食品也是這樣。只有經歷過歷史考驗的食品才是真正的健康食品,豆腐就這樣的健康食品。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們鼓吹的有些所謂健康食品只能是曇花一現而豆腐卻能存在千年的原因。


備案圖標.png吉公網安備 2202820200001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