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九重陽節,你陪他們的時間還有多少100
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游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于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托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所以這九九重陽節,無論有沒有時間,不妨抽出時間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坐在一起吃吃飯聊聊天,說到吃飯,獅子頭,或大肉丸子,曾經是我老母親的拿手菜,也是我記憶中最美好的味道之一。可是近幾年,獅子頭在我父母的餐桌上少見了。 原因很簡單,父母老了,腸胃功能大不如前,一個個實實在在的大肉丸子,還有許多肥肉在里面,對他們而言已經很難“克化”了。 豆腐獅子頭是不錯的選擇——豆腐搭配少量的豬肉和蝦泥,調成獅子頭,或清燉、或紅燒。豆腐不僅清淡,而且清香;豬肉和蝦肉增加了獅子頭的美味和口感,吃到肉味、蝦味,軟糯中夾雜著筋道和香醇;在加上點兒木耳和馬蹄,吃起來還脆脆的——不僅味道好,而且營養全面,非常適合老年人,當然也適合中年人、青年人乃至小朋友哦—— 清燉豆腐獅子頭 材料: 餡:北豆腐700g,豬五花肉100g,蝦仁100g;香菜碎1大勺,馬蹄碎(或蓮藕)2大勺,水發木耳碎3大勺,蔥末1大勺,姜末1大勺;鹽1.5小勺,糖1小勺,胡椒粉1小勺,雞蛋1個,干淀粉1大勺 湯:雞湯(或水)適量,青菜適量,鹽少許,胡椒粉少許 做法: 1、北豆腐切成大厚片,入蒸鍋大火上汽后蒸5到8分鐘; 2、蒸好的豆腐碾碎放涼備用; 3、蒸豆腐的時候準備配料:豬肉剁成泥,蝦仁洗凈去沙線剁成泥;香菜切碎;木耳切碎,馬蹄去皮切碎;蔥姜切末;青菜洗凈; 4、豆腐中先加入肉泥和蝦泥,順同一方向攪拌均勻; 5、再加入蔥姜、木耳、馬蹄、香菜碎,順原來的同一方向拌勻; 6、打入雞蛋,順原來的方向拌勻; 7、最后加入干淀粉,仍然順原來的方向拌勻至上勁; 8、鍋中加入適量雞湯(或水),中火加熱到約40°左右(伸進手去試試,溫熱不燙手),轉小火,保持溫度; 9、這時準備一碗水,加上少許干淀粉(分量外)攪勻; 10、雙手粘上淀粉水;抓起一團豆腐餡,團成丸子,在兩手之間倒來倒去、倒來倒去……倒騰個四五十回合,至丸子緊實、表面起粘; 11、順鍋沿輕輕放進鍋中,這時你的手不可避免會碰到湯,湯的溫度保持不燙手; 12、全部做好后,湯水保持40°左右,慢慢煨,煨至丸子一個個漂浮起來,轉稍大一點兒的火頭,讓湯汁表面微微翻動,再煮約5、6分鐘,丸子就熟了; 13、盛出丸子,放進容器; 14、大火(這時終于可以用大火了)煮開鍋中原湯汁,加入鹽、胡椒粉等調味,下入青菜略煮,關火; 15、擺上青菜,澆上湯汁; 16、最后在撒點兒香菜碎(分量外)即可。 小貼士 1、如果覺得太多吃不完,只要掌握豆腐、肉和蝦的比例是7:1:1即可,其他作料、調味料均適當減少。 2、豆腐蒸過后再用,可以去除豆腥味,而且更加緊實,也更香。 3、拌餡,始終順同一方向,方向錯了餡會散; 4、煮丸子一定要用溫湯“養”,用大火會把丸子煮碎; 5、最后的湯汁可以按自己的口味調節,蔬菜也可以隨意使用,什么海米啊、蘑菇啊、菠菜啊等等,但憑自己喜歡,沒有一定的要求。 上一篇農安雙加熱煮漿鍋發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