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發現“食欲信號”---多吃豆制品可以控制肥胖的科學證明

45

2017年1月19日,國際學術權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團旗下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巖研究組題為《果蠅FIT作為一種蛋白質特異性的飽腹激素調控進食》的研究論文。論文報道了研究人員以果蠅作為動物模型設計了一種預喂范式,從而發現了調控蛋白質進食行為的新分子--“FIT”。


  對于動物而言,進食是一種先天行為。合理的食物攝取是生存、健康以及繁育高素質后代的保障。雖然促進進食的食欲信號已被廣泛研究,但人們對進食終止的機制仍知之甚少。

  據介紹,在日常攝入的三種營養物質(蛋白質、脂肪、糖類)中,蛋白質對進食的抑制效果最明顯。

  研究人員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和相關實驗證據發現FIT是一種表達在脂肪體的分泌蛋白,可以被釋放到果蠅的血淋巴中。此外,FIT可促進果蠅大腦中類胰島素DIPL2(Drosophila insulin-like peptide 2)的釋放,從而調節進食行為。

  這項研究揭示了營養物質可被單獨感知,以及這種信號如何被傳達給中樞神經系統,進而完成進食行為的精確調節。該發現引發了人們的廣泛興趣,有評論者指出,“……令人驚訝的是,我們對飲食中氨基酸誘導飽腹感的機制知之甚少。這篇文章為闡明氨基酸調節飽腹感和攝食行為的信號通路做出了非常有價值的努力。”

  在現今人類社會中,近三分之一的人口體重超標,肥胖已經成為了一個嚴重的健康問題。豆制品是富含蛋白質的健康食品,氨基酸誘導飽腹感的機制的研究,進一步證明了增加日常食譜中提高豆制品比例的科學性,增加豆制品食用比例是有益于人類健康的科學飲食習慣。

  今后,對于豆制品企業來說,對于豆制品食用宣傳用語,應該從“今天你吃豆制品了嗎?”變成“今天你吃了多少豆制品?”

備案圖標.png吉公網安備 2202820200001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