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豆食品產業厚積薄發 跨業跨界已成創新點

90

2017年7月7日至8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大豆食品分會主辦,北京康得利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承辦的“首屆益生菌酸豆奶技術發展與應用創新高層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孟素荷理事長表示,中國食品工業低位徘徊了已近三年,淘汰速率加劇,已經從中小企業向中型企業過度。這種背景下,企業對創新的需求加大,對研發支出的壓力加大,供給側改革的需求加大。

“營養健康成為市場價值的導向,跨業跨界交叉技術,如‘雙蛋白工程’與生命科學交叉,已成為食品工業的下一個創新點。”孟素荷認為,中國對大豆的研究,從油料作物到雙蛋白工程,凝聚了一大批優秀科學家的奮斗和努力。這次會議的舉辦將有利于推動酸豆乳產業在我國的興起和發展,促進產學研融合交流,為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保障。


孟素荷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大豆食品產業的發展,歷經30余年的精心培育,已較好的解決了原料、工藝、裝備等問題。大豆食品產業在“健康中國30年”行動中,將承擔重要使命。厚積薄發的中國大豆食品產業,已經到了創新的高峰期。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會議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大豆食品分會王靖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和涂順明副秘書長分別主持。來自江南大學副校長陳衛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副院長郭順堂教授、杜邦菌種發酵部的沈英女士、日本不二公司的卓興剛博士、CIFST大豆食品分會副理事長兼副秘書長涂順明教授級高工、北京工商大學的劉新旗教授、江南大學華欲飛教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霍軍生研究員、華南理工大學李理教授、天津科技大學張一震教授、吉林省食品生物制造科技創新中心主任王玉華博士、農業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朱宏博士、北京康得利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工程部總監徐麗先后做了大會報告。報告內容涉及大豆食品相關各個方面,包括《我國食物營養相關政策及益生菌酸豆乳科技與產業發展》、《下一代益生菌(NGP)的研究與發展》、《豆乳及酸豆乳產品的風味研究》、《益生菌發酵菌株在酸豆奶中的應用》、《日本酸豆奶的發展現狀》、《益生菌酸豆奶(乳)加工關鍵技術與相關標準的解讀》、《人體腸道微生態營養健康作用》、《發酵豆奶(乳)的工藝技術及裝備》、《以分離蛋白為基質的益生菌酸豆奶技術開發與創新》、《酸豆奶的風味及功能性研究》、《益生菌發酵酸豆奶(乳)的研究與開發》、《益生菌發酵酸豆奶(乳)加工技術與產品開發》、《益生菌發酵豆乳對高脂飲食引起的小鼠血脂升高及肝損傷作用》、《新型益生菌酸豆奶—辣木酸豆奶的研制》等。

會議期間,還以“圓桌峰會”的形式,邀請與會代表共同探討對于酸豆乳產業發展的看法。參會的企業,包括娃哈哈、蒙牛乳業、露露、養元、旺旺、達利集團、盼盼食品等知名企業,大豆食品骨干企業以及益生菌企業和制藥企業都就如何推動酸豆乳產業發展等話題進行了討論。

王靖從我國居民營養健康狀況、國家戰略的重視以及國民需求等角度闡釋了推動益生菌酸豆乳產業發展的重要性。“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打造健康中國,抑制我國慢病高發的現狀。”他指出,可以將酸豆乳產業融入國家食物營養計劃,通過各專項行動的實施,推動產業發展。

備案圖標.png吉公網安備 2202820200001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