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好吃的豆腐,點腦是關鍵。

253


   作為一種傳統食品,豆腐家庭作坊式的加工已有幾千年歷史,它的制作工藝經歷千年后,依然在今天的工業化生產制作中延續傳統美味。豆腐好吃,但是傳統的制作流程繁瑣復雜,怎么能方便快捷的制作出好吃的豆腐?長慶隆大豆腐機、干豆腐機讓辛苦的豆制品行業變成輕松致富的好項目。
   
   7個步驟大豆變豆腐 點漿最關鍵

   一粒粒普通的黃豆,如何一步步變身為美味的豆腐?制作豆腐一般有選豆、浸豆、磨豆、濾漿、煮漿、點漿、成型等7個主要步驟,而這些步驟里還有不少老百姓不知道的秘密


   這些步驟中,最重要的是點漿,給煮好的熟漿加入令其脫胎換骨的凝固劑。點得好,豆腐腦;點不好,黃漿水。戚亞江說,這是豆腐行業的老話,這個步驟只能由經驗豐富的點漿師傅親自操刀。

   點漿的時候,一邊加凝固劑,一邊要沿同一方向不停翻動,直到漿液中出現芝麻大的顆粒時停止攪動。凝固劑加太多,熟漿就會變成發黃的黃漿水;加太少,熟漿就會變成平常喝的咸豆漿狀,成不了豆腐。

   點完漿后,加蓋保溫、沉淀,經過15分鐘左右的悶漿,即可將凝固好的豆腦用布包裹放入模具內加以包裹壓制成型。同時,壓出多余的煮漿水,使豆腐腦密集地結合在一起。完成這第7步后,具有一定含水量和彈性、韌性的豆腐就大功告成了。

   豆腐有南北之分 差別在于石膏點還是鹽鹵點

   目前在農貿市場內,豆腐還有北豆腐、南豆腐、內酯豆腐等幾類不同的名稱和品種。這些品種有什么不同呢?這主要跟豆腐生產過程中,點漿時點化的凝固劑使用不同有關。

   北豆腐又稱老豆腐,北方制作豆腐,一般以鹽鹵(氯化鎂)點制。其特點是硬度較大、韌性較強、含水量較低,口感相對較,味微甜略苦,但蛋白質含量最高。盡管北豆腐有點苦味,但其鎂、鈣的含量更高一些,能幫助降低血壓和血管緊張度,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還有強健骨骼和牙齒的作用。

   南豆腐俗稱嫩豆腐,南方制作豆腐,一般以石膏(硫酸鈣)點制。其特點是質地細嫩,富有彈性,含水量大,味甘而鮮,蛋白質、脂肪、鈣等含量低于北豆腐。

   長慶隆干豆腐機可以使豆腐完成流水線自動化生產,大豆經過機器磨漿,渣漿分離后,豆漿倒入長慶隆專用煮漿鍋內,煮完的豆漿放入點腦桶里,把點好的腦放入干豆腐機里,干豆腐機就會自動攪腦潑腦到壓制成型。
   長慶隆干豆腐機,讓辛苦的豆腐行業,變成你致富的好項目。豆制品創業,就選長慶隆干豆腐機。

豆腐機.jpg



文章分類: 干豆腐機選購
分享到:

備案圖標.png吉公網安備 2202820200001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