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的制作

222

1.選豆:清除雜質,剝皮。

2.泡豆:5公斤黃豆加凈水15公斤,泡豆時間隨氣候不同確定。泡時過長,損失淀粉和蛋白質,泡時過短,不好磨,出漿少,這都影響豆腐的數量。

室內溫度在15℃以下,泡67小時;在20℃左右,泡5個半小時;在2530℃,泡5小時。

3.磨漿:要磨兩遍,磨勻,才能多出漿,少出渣,提高豆腐出品率。長慶隆磨漿機方便快捷,可以實現渣漿分離。

如果是用石磨、鋼磨加工,需要濾漿時,要注意除沫。為了排除豆腐中的空氣,濾得快,濾得凈,最好以油腳除沫,即以2030克油腳倒入5公斤50℃左右的溫水中,攪勻倒入豆漿內,待56分鐘豆沫自然除掉。無油腳時,可用熱食油2535克倒入5公斤6070℃左右的溫水中,攪勻倒入豆漿中。

在濾漿時,要濾細、濾凈,才能提高豆腐的數量。把第一遍磨下的豆漿濾完后,再用15公斤涼水分兩次加入豆渣過濾。磨完第二遍后,用5公斤涼水洗磨,爾后將洗磨水同豆漿一起過濾。此外,用56公斤涼水洗磨,留作點漿用。

以上泡豆、磨豆、除沫、濾漿和洗磨要掌握好用水量(62.5公斤左右)和出漿、出渣率。用水量過多,油質、蛋白質和淀粉流失,豆腐發粗、發黑、發松,出豆腐少。用水量少,不易觀察掌握點漿,豆腐沾包。

4.煮漿:要注意防止糊鍋,溢鍋。不能用大火,要溫火開鍋,要全開,燒開后23分鐘用勻揚,防止溢鍋,嚴防加涼水。

5.點漿:是保證豆腐出品率的重要一環,點嫩了,凝固不成,漿流失;點老了,同豆腐少,發澀。

點時要將熟漿挖到缸內加蓋810分鐘,待漿溫降至8090℃時點。用100150克熟石膏粉放入3.54公斤洗漿水攪勻,待10分鐘后進行細點,要注意均勻一致,勤攪、輕攪,不能亂攪。當出現芝麻大的顆粒時,停點、停攪。不能移動,加蓋約3040分鐘,待下降到70℃左右時壓包。

6.上包:用2030℃的溫水洗包布,上包后包嚴,加木蓋用3540公斤壓力,壓2小時左右。

7.折包:折包后劃成方塊,灑上冷水,使豆腐溫度下降后,再放在工具盒內用涼水泡浸。涼水要超過豆腐面,與空氣隔絕。浸泡時間長短,根據所需軟硬程度而定。

產品特點豆腐潔白細嫩,有彈性,塊形整齊,軟硬適宜。

做豆腐的數量、質量,除加工技術外,還與水質、豆質不同有關。


文章分類: 干豆腐機選購
分享到:

備案圖標.png吉公網安備 22028202000019號